“一日三餐”是人们普遍的共识,“早饭要吃好,午饭要吃饱,晚饭要吃少”更是很多人信奉的“黄金原则”。
然而,在秦汉及以前,“一日三餐”却不是一般人能享受的,它可是名副其实的“贵族套餐“呢!
“两餐制”的起源
在原始社会,人们不仅没有“一日三餐”,甚至没有“按时吃饭”的习惯,他们“饥则求食,饱则弃余”,过着“食无定时”的生活。
进入农耕时代后,人们“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”,为了适应这种劳作方式,“按时吃饭”的习惯开始出现,形成了“两餐制”的饮食惯制。
在商代,上午 7 时-9 时之间的饭被称为“大食”,下午 15 时-17 时之间的饭被称为“小食”。
上午的“大食”是最重要的主餐,分量和质量都要高于下午的“小食”,这跟我们“早饭要吃好”的道理是一样的,因为只有上午吃饱了,才能有足够的体力来应对一天的劳动生活。
“吃几顿饭”是身份的象征
随着时间的发展,在“两餐制”的基础上,“三餐制”、“四餐制”甚至“五餐制”相继出现,不过呢,“三四五”并非常人可以享受的。
战国时期,贵族们在“两餐”的基础上加了“夜餐”,实行“三餐制”。
到了汉代,为了区分等级贵贱,统治者在“一天吃几顿”这个问题上玩出了新花样,规定天子一天可以享受四餐,分别为日出时的“旦食”、正午的“昼食”、下午的“夕食”和日落之后的“暮食”,诸侯一天可以吃三餐,平民则一天只能吃两餐,遇到实在穷的,一天吃一餐也是正常的。
三餐制的发展
“一日三餐”虽说在先秦时期已经产生,但只是特权阶级的专属,并没有真正普及开来,直到隋唐时期,“一日三餐”才开始逐渐走进寻常人家,并且“午餐”取代了秦汉前“朝食”的地位,成为每日的主餐。
宋代,“三餐制”得到了进一步发展。宋代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位居世界前列,经济的繁荣和物质的充裕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,更让“三餐制”得到了全面普及和发展。
为什么要“一日三餐”?
科学家们给出了这样的答案:由于大脑每天需要大约110-145克葡萄糖,而一餐饭只能积蓄大约50克左右葡萄糖,所以人们必须吃足三餐才能满足大脑的能量需求。
也有人认为,之所以要“一日三餐”是因为食物在胃中一般只停留四小时左右,胃一“空”人就会感觉饥饿,所以从食物的消化时间上看,“一日三餐”是最合理的安排!